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注意,这是网站内容提升
改革总纲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包含丰富的经济社会政治改革内容。有人统计,其中提出的改革项目多达300项。那么,这些改革项目的总纲是什么?我认为,有两段话是最重要的。第一段话:“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另外一段话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关于第一段话,这里的重点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提法在《决定》中重复多次,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是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其他改革项目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进行的。
对于这次全会把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改变为“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意义有不少阐述。我更加看重的是它的政治意义,这就是它明确回答了过去几年的争论中尖锐地提出的“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从本世纪初期开始,面对我国社会生活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举步维艰,腐败蔓延等日益加剧的矛盾,围绕“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发生了一场大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矛盾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存在着许多“体制性障碍”。解决的办法是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克服这些“体制性障碍”。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矛盾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改革出现了市场化的方向错误,纠正之法就是加强政府和国有企业对经济和社会的管控。随着后一种观点在本世纪初期,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取得势头和某些逆改革方向而动的行为的加剧,各种经济社会矛盾非但没有消减,相反日益激化。这种情势使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倒退绝没有出路,只有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才能克服日益加剧的经济社会矛盾,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坦途。
第二段话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出的、以强化竞争为核心的制度建设5项要求,切中了目前体制的弊病。
第一,建立统一的,即一体化的市场,意味着消除条块分割造成的市场碎片化。第二,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意味着实行“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制度。消除各种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第三,强调加强竞争性,意味着消除行业保护、地方保护和目前普遍存在、为害甚大的行政垄断行为。第四,所谓“有序”就是指交易活动应在规则即法治基础上展开,防止不正当竞争、欺行霸市等行为。第五,改变要素市场十分落后的状况,建设完整的市场体系。按照《决定》的说法,这将是一个“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建立这样一个市场体系,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革?在过去一年的研讨中,学者们提出了各项积极的建议。今年早些时候,我把建设竞争性市场体系要进行的改革归纳为七个方面,这就是:(1)明晰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基础,在土地确权赋权的基础上,建设全国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2)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确保不同所有制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企业能够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3)实现商品价格市场化和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市场化。(4)完善反垄断立法,严格执法,消除现在普遍存在的行业垄断、地区垄断等反市场的行为。(5)要划清政府职能的边界,消除各级政府过度干预和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6)确立法治基础,确保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克服司法地方化倾向。(7)改进宏观经济管理,禁止以宏观调控名义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市场监管实行“宽进严管”的方针,由事前审批为主转向以事后监管为主。
围绕建设竞争性市场体系这个中心,还进行财税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国有经济体制等其他方面的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