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本帖最后由 圆心 于 2014-2-8 19:38 编辑
用支付宝进行网络交易,未确认付款,钱就到了他人账上;手机丢了,手机上的支付钱包被洗劫一空;刚办的银行卡虽未向任何人透露密码,卡里的钱却被人毫无声息地转走……针对这些新出现的网络盗骗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警方近日发布“暴走漫画”,生动剖析新潮网络骗术,发布安全防范对策。
不能随意预留他人手机号码
2013年11月,南宁市民李先生上网发现一辆二手轿车价格便宜,于是联系对方达成口头协议:8万元成交。随后,对方提出一个要求:“为防止你骗我,你必须新办一张银行卡,办卡填表时要填写我的手机号码。这样,我才能核实你卡中是否有8万元购车款,否则我不会进行交易。”
李先生觉得卡和密码都由自己掌握,留对方电话应该不会有事,于是按对方的要求做了。李先生很快就申办了一张银行卡,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并存入8万元。谁知办卡后的第二天上午,银行卡内的8万元钱竟被人分3次转走。沮丧的李先生怎么也想不通,银行卡在自己手上,密码也没有告诉别人,对方为什么能将钱转走?
民警剖析这种盗骗术发现,目前,不少用户为方便使用银行卡,将银行卡绑定到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这样一来,在使用银行卡时不需要输入密码,也不需要卡主本人确认。支付宝钱包绑定银行卡的手续也非常简单,只需输入办卡时留下的“预留手机号码”,收到验证短信后即可办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本为方便用户的便利规则,通过各种手段,在受害人不知其中详情的情况下,误导受害人将银行卡的“预留手机号码”设为不法分子的手机号,从而绑定支付宝账号,将银行卡里的钱转走。
这种骗术该如何防范?南宁警方介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把他人的手机号码设为银行卡的“预留手机号码”,这样等于将自己的钱包交给他人使用。设为银行卡“预留手机号码”的手机一定要妥善保管,银行卡的存取回执单据要收藏好或者销毁,千万不能乱扔乱丢。此外,用户还应升级银行卡和网上支付平台的安全等级,经常查看账户的动态,注意异常情况,不要将过多的钱款存放在网上支付平台绑定的银行卡账户上,发现遭受不法侵害时,要立即冻结账户并及时报案,同时向网上支付平台报告。
手机支付后一定要安全退出
30多岁的小黄是一名网购达人,为了方便网上购物付款,他在手机上安装了手机支付平台并绑定银行卡。2013年12月,小黄的手机不慎丢失,他前往通讯公司营业厅挂失并补办手机卡后,发现自己网上支付平台上的4000多元钱已经被人转走。
小黄后悔不已,但他有个疑问,手机丢失后真的不能及时挂失防止手机支付平台被盗吗?对此,办案民警称,手机丢失后,手机支付平台账户被盗取是其中的风险之一。被盗取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两个:一是平台只要登录后不点击“安全退出”,下次进入时就会自动登录,他人拿到手机后,就可以直接进入账户;二是很多手机支付平台绑定了所在的手机号码,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找回密码”途径更改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从而达到盗取账户钱财的目的。
南宁警方建议:手机用户每次使用完手机支付平台后,一定要安全退出。手机支付平台最好不要绑定本手机号码,并且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提高手机支付平台的安全等级,支付密码与登录密码不要相同,设置支付“手机短信验证”时,尽量不要设定本手机为验证手机。此外,设置手机和手机支付平台的双重“手势解锁”功能,以便在手机丢失后争取更多的挂失时间,手机丢失后,通过通讯运营商的客服电话,第一时间紧急挂失,并立即补办新的手机卡。
网上购物务必了解交易规则
2014年1月,韦小姐找到一个价格非常便宜的服装批发网站,该网站上一条毛巾才两元,一件大衣仅十余元。韦小姐看后非常心动,但是转念一想,这么便宜会不会是骗子的网站?
韦小姐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个网站店铺等级非常高,而且是用支付宝付款。韦小姐放下心来,狂购了上千元的商品,粗算一下,竟能省下几千元。在使用支付宝付款时,韦小姐输入支付密码后,发现必须要勾选一个写有“已核对……付款后不能退款”的条款,她觉得这是支付宝的安全网页就勾选了。付款后,韦小姐联系不上对方客服,货也没有收到,这才意识到被骗。
据南宁警方介绍,这是因对支付宝平台交易规则不了解所致的一起不法侵害案件。支付宝交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担保交易”,买家先付款到支付宝,收到货物满意后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收货,付款给卖家;另一种是“即时到账交易”,操作成功后资金立即打给对方账户,实时到账,没有确认收货环节。
办案民警称,韦小姐使用的是支付宝“即时到账交易”,虽然事后也可以通过其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但颇费周折而且往往得不偿失。网络骗子就是瞅准了这一点,因此在交易时一定要了解交易规则,看清楚交易的种类,谨慎操作。
民警建议,不是熟悉且信得过的人或商家,不要选择“即时到账交易”,可选择“担保交易”。制图/高岳
□说“法”
网络盗骗手法可谓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从最开始的QQ盗号诈骗、钓鱼网站诈骗,到现在新出现的手机支付盗骗等,让人防不胜防,网络盗骗的方法甚至因不被公众熟知而被添上一层“神秘”色彩。南宁警方分析称,这些网络盗骗的手法只是一些简单的“小把戏”,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更不用说所谓的“神秘”色彩,它之所以屡屡得手成功,主要原因是不法分子和广大公众之间产生的“网络信息不对称”。因此,避免网络盗骗,关键在于网络信息的公开,对这一问题,需要网络服务供应方增强社会责任,提供透明的使用信息,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同时加大对网络交易平台的管理。(马艳)
新潮盗骗术多因信息不对称 2013年年底,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公安分局破获一起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窃取受害人网上支付宝信息,冒充网站售后服务人员,诱骗受害人进入虚假网站交易,使网民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2013年5月3日,居民赵某报案称:5月2日,其通过“淘宝”购物,付款结束后接到自称网店售后服务人员电话,告知因支付宝升级,本次网上交易失败,如仍购买该商品需重新交易,并称重新交易只多花两元钱。受害人相信后,按对方引导进入虚假“淘宝网”页面,并付款确认,随即接到网银提示信息,确定支付现金31.6万元。赵某发现被骗后立即报案。警方调查后锁定并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经审讯,3名犯罪嫌疑人对其诈骗事实供认不讳。
现在的骗局防不胜防,望大家密切关注!以免上当受骗。
|
|